第45章 与诸葛论战略(2 / 2)

孙权也变得保守起来。

此时,还有一方依然没有遭遇一场大惨败,心态依然停留在那个热血的诸侯混战时期。

结果,刘备夷陵之战,一下子让季汉也变了,变得冷静下来。

三方都变得保守、谨慎。

就像在经济非常繁荣的时期,大家都觉得自己可以改变世界。

私募基金筹到了大量的热钱,快速涌入市场去寻找有潜力的项目,这段时间,快速融资诞生一个个明星企业。

可是,结果一段时间后,还有一部分投进去的钱,不能回本。

于是激进的市场,开始变得保守,金钱流动减弱之后,经济危机开始蔓延,更多人变得保守。

孙权今年已经是第五次征讨合肥,要与魏军血拼是绝对不可能的。

他在等季汉在西线与魏军血拼,一旦曹叡增援西线,他就在合肥发飙,一旦曹叡增援合肥,他就立刻拍屁股走人。

这个心态就像赤壁之战后的曹操,一切求稳。

李衡相信,洞悉天下局势的诸葛亮也很清楚。

这个时代已经保守到什么程度?

保守到司马懿这货变成了缩头乌龟。

诸葛亮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中,发生变化,尤其是第一次北伐马谡失街亭一事。

诸葛亮变得更加谨小慎微。

“孙权退兵?”诸葛亮说道,“魏主增兵关中?”

“是的。”

“此时我们又该如何?”诸葛亮继续问道。

李衡心中知道诸葛亮早已有自己的打算,他问这些,是在考察自己。

李衡说道:“届时我军已经解决粮草问题,魏主必然会先消耗我们,消耗不成,再以精锐大军攻击我们,我们若是能挡住这一次的进攻,下一步便可征讨陇右,联络羌人,夺下陇右之地。”

“不打长安?”

“不打长安。”

诸葛亮目光逐渐明亮起来,问道:“为何?”

“魏主不可能丢失长安,若是攻打长安,魏主必倾兵而守。”

“魏主将主力压在西线,不怕吴主再攻伐东线合肥么?”诸葛亮故意问道。

“魏主不会调东线兵力,只会从中军调度,再从民间征集。”李衡很严肃地说道,“而且到了这一步,魏军必然会效仿我军。”

“效仿我军?”诸葛亮怔了怔,“结硬寨,打呆仗?”

“是的,司马懿必然上奏疏曹叡,魏军会在京兆修建大量城寨,相互形成军事纵深。”

“军事纵深?”诸葛亮喃喃了一句,觉得这四个字用得真是巧妙!

诸葛亮继续问道:“不打长安,我们拿了陇右,下一步如何?”

谈到这一步了,李衡突然站起来,说道:“疲魏、联吴、兴益,再取荆州,可北御曹魏,东瞰江左!”

“何为疲魏?”

“疲魏之术有二:一、取陇右之后,在关中设置二十万兵力,号称五十万,逼迫曹魏在西线大量增兵,增加曹魏财政支出和民力消耗;二、加大对曹魏的蜀锦、纸张等商品输出,夺取曹魏之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