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仲达还是想想怎么跟洛阳交差吧(2 / 2)

“你部人现在何处?”

“我部有一千骑兵随末将前来,另有两千骑兵在此去南方数里巡视,若蜀军稍有异动,随时袭扰,并汇报情况,请大都督放心!”

“好。”司马懿没有多说,带着魏军回了主营。

傍晚的时候,雨停了,乌云渐渐散去,夕阳散落在平原的草地上,映照出无数晶莹的水珠。

阵阵夏风吹来,空气中夹杂着泥土和芳草的味道,轻柔地吹拂着孔明的华发。

他坐在轮椅上,消瘦的脸上平静如水,目光柔和,注视着斜水对面。

杨仪说道:“丞相,浮桥修好了,传来最新消息,司马懿确实在北面,以数千精锐强攻孟琰部,大约在未时撤的兵。”

“魏延和姜维呢?”

“一直驻守原地,并未行动。”

“好。”

杨仪犹豫了一下,问道:“丞相,这一次会不会是活捉司马懿的大好良机?”

“司马懿虽然吃了瘪,但还不至于如此轻易就被活捉。”诸葛亮淡然说道,“他是趁着大雨,我军五丈原部无法东进支援,采用强攻北面,以调虎离山,再用骑兵突袭我们的屯田。他的时间不多,一旦雨停了,我军随时可以以强弩还击,我军也可以尝试渡河,届时他将陷入被动。所以他不敢长时间停留,撤退的时候必然留了后手,我军稍有不慎,就会中他的埋伏。”

杨仪听得一愣一愣的。

“那接下来我们怎么办?”杨仪问道。

“这个问题,应该扔给司马懿,我们不急,该司马懿着急了。”

司马懿确实有些着急了。

回到军营后,他脱下甲胄,脸色一直阴沉着,嘴里还在念叨着:“夏侯霸他们何时撤回来?”

“回大都督,已经在撤回来的路上。”

“蜀军没有追上来吗?”

“没有。”司马昭说道。

司马懿心里骂了一句:孔明太难对付了!

其实司马懿的布局有两层。

一、自己领兵抵达北面,逼迫汉军主力前来救援,减弱汉军缺口防御,让司马昭、夏侯霸等人一战而尽殁汉军良田。

二、若是第一点不成功,则撤退,在撤退中,夏侯霸等人的骑兵,都能随时调动,只要汉军追来,就能给汉军一个突袭。

为什么汉军追击,就会被魏军突袭?

兵法里有一个词叫做:以静制动!

这句话如何解释?

军队这个物种,不是武侠小说中的高手,军队是一个多人组成的整体。

这就注定了军队必须协同作战,才能有战斗力。

如果无法做到协同作战,就是一盘散沙的乌合之众,一击就溃。

因为多人组成的整体是无法思考的。

这个整体,如果在原地严阵以待,防御性是最强的时候,其次是进攻的时候。

最弱的时候,是撤退的时候,因为撤退的时候,士兵的士气也是最低的。

进攻的时候,军队在运动,会露出一些破绽。

例如汉军缺少骑兵,两翼没有骑兵护着,很容易被魏军骑兵打突袭。

司马懿正是利用了军队的这一属性,在自己撤退的时候,想要吸引汉军追击。

他的多路骑兵则可以快速地从各个方向寻找汉军的破绽。

如果没有破绽,就用骑兵不断袭扰,制造破绽。

所以说,穷寇莫追和乘胜追击之间的界定门槛还是很高的。

“大都督,还是赶紧给陛下写奏疏交代出兵一事吧。”辛毗谈了一口气。

这他娘的可是违背圣旨了。

想着怎么跟洛阳交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