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五次北伐的汉魏对峙局面(2 / 2)

但毕竟郭淮占据高地,汉军被击退。

姜维不得不撤回去,汇报了情况。

“请丞相责罚!”

诸葛亮道:“此事不怪伱,魏军抢先占领北原,占了先机。”

“丞相,请给末将一万兵马,末将现在就去拿下北原!”一个体格强壮,面目粗犷的男子大声说道,他一对虎目炯炯有神,说话间,给人一种极大的压迫感。

这个人正是魏延。

“魏军既然已经占了先机,现在再增兵也是徒劳了。”杨仪说道。

魏延又说道:“那就请丞相予末将一万精锐,末将走子午道,趁着司马懿被拖在斜水以东,末将奇袭长安!”

“休要再提你的子午谋!”诸葛亮双目微闭,神色淡然,却又似有所想,“我已有计策。”

半月后,渭河之畔。

十台水碓不断敲打出纸浆来。

“就这玩意儿能做出纸来?”刘厝问道。

此人是杨仪的主簿,专程查看一下造纸进度。

听闻此言,李衡回道:“现在还不行,还要经过捞纸,压榨和焙纸才能做出原纸来,刘主簿你就如实汇报就行了。”

刘措闻言也不再多问,自顾自的离去。

等刘厝离去后,一位憨厚老实的青年一脸兴奋跑来跟李衡说道:“李郎君,第一批的纸浆已经做完了,按照您的方法,预计半月之后就能造出纸来。”

薛良是渭河本地人,对周围地形十分熟悉。

这段时间在工厂内除了做好自己岗位的事情外,其他的挑拿扛搬这样的脏活累活,这青年都很积极,闲暇之余也会经常跟李衡交谈,

李衡巡视了一转那些纸浆,并且亲自感受了一番。

其实竹子最好是浸泡两到三个月,但是这一批纸是赶时间急用,所以李衡把时间压缩了,这样造出来的纸质量肯定收到影响,不过肯定能用。

竹子造纸要等到晚唐,到宋代才全面普及。

甚至唐朝时候,除了宣纸,大多数纸的质地也一般。

眼下,量比质显然更加重要。

等量起来后,再慢慢提升质,凡事都有一个轻重缓急之说。

“李郎君,那些竹子要不要再浸泡一段时间?”薛良忍不住问道,“我感觉再浸泡一段时间会更好。”

“不用了,这一批暂时就这样。”

“好。”

“一会儿还有事没,没事的话你随我去营中转转。”

李衡想着,自己以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不可能被束缚在造纸作坊。

倒不如提拔一个人起来。

先留在自己身边,当个跑腿送信,看看是否靠得住。

这个薛良就很不错。

“有的,郎君,最近军中屯田任务重,现在开田又很难,二狗子家跟我家里实在忙不过来。”薛良回道,“虽然我们在这里造纸,但也不得不抽出一点时间回去帮忙,即便帮的不多。”

“屯田有这么难?”李衡不禁疑惑道。

毕竟他是穿越者,前世的农活,和这个时代还是不一样的,农具、肥料等等全部都不一样。

难度自然也就不一样。

薛良说道:“有些地很硬,耕牛又有限,需要再加把力。”

“嗯……”李衡寻思起来,突然灵机一动。

犁!

对啊!

之前怎么没想到!

曲辕犁啊!

弄曲辕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