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司马懿的决定(2 / 2)

那要等到宋朝了,宋朝竹纸造就了蜀地为全国造纸中心的位置。

杨仪不相信就再正常不过了。

恐怕诸葛亮也不相信,诸葛亮之所以愿意给自己一批人,可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反正无伤大雅。

等他回到营帐,李如寄急忙问道:“丞相病情如何?”

回想起营帐中所经历的事,李如寄仍然心有余悸。

“一切稳定。”

“你确定?”

“我确定。”

“要是丞相有个三长两短,咱全家都得死,你知道吧?”

“我知道啊!”

李如寄擦了擦额头的汗,还在那里嘀咕着:“早知道之前把毒药伴在饭里给你吃了算了,这样今天就不会惹这件事,免得都痛苦。”

“父亲,瞧你这话说的,给丞相治病不是一件大好事吗!”

“是大好事,但还轮不到你和我!丞相的病没那么好治的,你那个止咳糖浆是不是只能管一时?”

哟呵,这老家伙居然还能看出来止咳糖浆只能管一时?

“丞相对我的态度很好。”

“世事无常啊,你出了这个头,现在众人都将治好丞相的病放在你身上,稍有差池,你难辞其咎!丞相的病一日未根除,你这个脑袋,就一日不得安稳!还有我这颗脑袋……”

越说,李如寄越害怕。

李衡却打趣道:“丞相的病好了,咱老李家不就飞黄腾达了?”

“飞黄腾达还算了,我已经想好了,万一丞相有个三长两短,我们赶紧服毒自杀。”

卧槽!

这个老家伙!

张嘴闭嘴就要喝毒药!

李衡心里不禁暗骂了一句,你丫的就不能盼点好的?

“父亲,你就先在这里待着,我还有事。”

“你又有什么事?”李如寄拉着长脸问道。

“你就别管了。”

说完,李衡坐下开始吃饭。

三国时期的饭菜比较粗糙,而且一天只有两顿,李衡这个时候还有吃的是因为李如寄是御医。

吃完饭后,刚要睡觉,外面有人唤道:“李衡可在?”

李衡闻声出去,看见一个年轻人。

“阁下是?”

“在下张厝,是杨长史让我来的,给你挑了一百人。”张厝语气中带着傲慢。

李衡瞄了一眼,火光下确实有一百人。

但这一百人,各个身形消瘦,怕是杨仪给自己挑的最弱的一批。

不过也没关系,造纸足够了。

在汉军出秦岭之前,魏军也已经行动起来。

司马懿营帐内,众魏将分坐两边,司马懿坐主座。

“诸葛亮准备了三年,此次来势汹汹,我们不可小觑。”

司马懿耷拉着眼皮,语气淡然,但手里却不停地把玩着酒杯。

其他人都沉默着。

不可小觑?

这不是废话吗!

诸葛亮四次北伐,魏军在正面战场就没有占到过便宜。

前四次北伐,每一次看起来似乎有特殊的巧合导致诸葛亮退兵。

但深究根本,就一个原因:汉军粮草不足!

这一年的魏军,都患有“恐诸葛症”,别说不敢小觑了,恐怕没有一个人敢真的跟诸葛亮正面打。

连司马懿本人都如履薄冰。

夏侯霸说道:“大都督,我们应该在渭河以北安营扎寨,与蜀军隔河对峙,而不是到渭河以南!”

司马懿说道:“不!渭河以南人丁繁密,诸葛亮此次前来,绝不仅仅只是打仗那么简单,他必然吸引之前的教训,在渭河以南屯田,若是我们把渭河以南交给他,以诸葛亮的能力,不出半年,渭河以南就全是蜀军的地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