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惊人发现(1 / 2)

没有掀开盖子之前,没人晓得坛子里装的是什么。</p>

一本账本,一本手记。</p>

谁再说付文义是个纨绔杨谦就跟谁急!谁家纨绔一边胡混一边还记账的?</p>

账本上一笔一笔的全是帮吴有良记的恶账,远的能追到四五年前了。不过看起来像是最近回忆的,更远的事情都没有记下。</p>

手记则是付文义记录的吴有良说过的哪些值得玩味的话。这一本就厚了,最早能追溯到八年前。字迹也有明显的细微变化,看得出是跨时间慢慢写的,跟前面的账本不一样。</p>

“大人,您看要不要先拿住两件事再把吴有良给弄回来?”马大原站在边上安安静静的等了好一会儿,等杨谦合上最后一页才开口试探问道。</p>

杨谦闭着眼睛靠在椅背上,眉头紧锁。</p>

若是在看付文义的这些账目和手记之前他或许也会像马大原所想的那样,找个口子先把吴有良给装进来,然后快刀斩乱麻进而把整个吴家给装进来。</p>

毕竟吴有良这种货色比起街面上的混子都要不堪,三木之下还不是轻而易举问啥有啥?</p>

可现在看完了付文义给的账目和手记,杨谦已经不敢这么做了。不是怕拿不下吴家,而是突然发现吴家背后藏着的东西好像要比他事先想的庞大得多!</p>

“这账目和手记付文义都是怎么说的,你再好生想一想。”</p>

“大人。这账目是付文义第一次受伤之后就开始动笔写了。一开始只是胸中愤怒,也是留一个后手。后来他几次受辱也就安了心想要找机会整吴有良,所以后面才尽可能的记载详细。</p>

至于这本手记,付文义说是跟他老子付杰学的。是这些年来他跟在吴有良身边的所见所闻,以及他自己事后的一些猜想。属下觉得里面的东西都云里雾里的很多都没办法拿来用。”</p>

马大原对账本的兴趣远大于手记。毕竟账本很清楚,时间地点人和事,清清楚楚能够直接用。而手记就太模糊了。</p>

杨谦沉吟片刻摇头说,你再好生看看这账目和这本手记,上面其实有不少能对应上的东西。</p>

马大原心里一动,连忙上前拿起账本和手记再次看了起来。</p>

杨谦在边上提醒道:“注意账目上出现过几次吴有良找来兵衙和城卫军帮他平事情的情况?”</p>

马大原连忙数了一下,说:“近四年一共有六次!”</p>

“吴家不论家业再大充其量都不过是商贾而已,接触多的应该是官衙的方方面面,跟军伍不该有牵连,更别说还能随随便便就请动兵衙和城卫军帮他擦屁股。他凭什么?</p>

你再看手记里吴有良酒后多次说吉州府里一半以上的铁器和生牛皮都是他家车行走的,还说过吉州府的城卫军骁牙将都要对他老子客客气气的,不然就掐对方的脖子。</p>

啧,我记得铁器和生牛皮都是特殊货物,由官衙发许可令之后委派下面各地的车马行在运,鸿运发车马行再厉害也只不过包下府城周边的铁器和生牛皮运输而已,那里来的“一半以上”?</p>

还掐堂堂骁牙将的脖子?这口气这么大吗?疯了?</p>

你再看看账目里说的吴家私开铁矿山和铁器作坊的条目,最后再回过头看看吴有良对吉州府军伍的态度和关系,你能看出些什么来?”</p>

马大原这时候也从一开始的激动情绪中冷静了下来。按照杨谦的提醒,飞快的过了一遍手记和账目,脸上的神色先是疑惑,接着犹豫,最后眼睛睁大一脸的不可置信。</p>

“大人,您的意思是这吴家在私造军械并且跟兵衙还是府城城卫军私相授受?!”</p>

这是什么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