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正是时候(1 / 2)

一大早,杨谦就在公廨房外面看到回来的赵辰。</p>

“参见大人!属下幸不辱命!”</p>

“回来得正是时候。”杨谦点了点头,推开门,领着赵辰进了屋。</p>

刚一落座,杨谦就从赵辰手里接过来一份随记,赵辰说这就是他这一次常州府宜城之行的收获。</p>

“大人,这次多亏了有杨二爷的帮忙,介绍了好多当地的人手,而且全是敢打敢拼的汉子,不然这次估计要多花一倍多的时间不可。”</p>

赵辰满脸堆笑,他这话可不只是拍马屁的,而是真心实意。这次去宜城,那边的情况比他事先以为的要复杂得多。官面、地下、街面混杂在一起,相互盘根错节,想要在那边做事查东西单靠手里的腰牌那是很难的。</p>

单单一个找到目标,赵辰都不敢想若没有当地的地头蛇帮忙的话,他要花多久时间才行。更别说后面出现的一系列变故了。</p>

“杜棠明死了?”杨谦看了一个开头,微微皱了一下眉头,接着往下看才又慢慢舒展开来。</p>

最后从随记的本子里拿出一封夹在后面的信封。</p>

很普通的黄皮信封,上面没有落款。里面是一封千多言的.遗书?落款就是杜棠明。</p>

放下信封,杨谦往椅背上一靠,朝赵辰问道:“这信你是从哪儿找到的?”</p>

“嘿嘿,大人,不瞒您说,当时属下得知杜棠明已经得病死掉之后,脑子嗡嗡的,差点气死。后来就是在杨二爷的朋友帮助下,继续深挖了杜棠明在宜城的那些亲眷,最后才把杜棠明死前死后的事情摸清楚。</p>

这封信就是从杜棠明的侄儿手里拿到的。”</p>

“杜棠明的死呢?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p>

“回大人的话,这个还真没有。杜棠明回了宜城之后据说就有些疑神疑鬼的,特别是没人的时候总是会在嘴里絮絮叨叨的不知道念叨些什么,而且夜里时常噩梦惊醒。</p>

这种状态明显就是做贼心虚,用医师的话来说就是忧思过度,日久成疾。</p>

后来据说是染了恶寒,就此杜棠明便一病不起,最后死了。倒不是谁害死了他,算起来就是他自己害死了自己。”</p>

“那这封信怎么到他侄子手里的?”</p>

“大人,杜棠明回宜城后不是开了一家酒楼吗?他手艺不错,生意从一开始就很好,但不知为何一直都没有娶妻也无子嗣,就手把手的教侄子,把其当成自己的衣钵继承人。</p>

死后也是他侄子清理的遗物,这封信就是在遗物里面找到的。”</p>

把赵辰的讲述以及随记和遗书里的内容结合起来,杨谦心里这下就有一个完整的概念了。</p>

杜棠明在吉州府城捕房里当主厨,与同样喜欢美食的姚耿有了私交成了好友,私下常一起研究吃食,也一起喝酒吹牛。</p>

后来有人找上了杜棠明,交给杜棠明一个.黑丸,要杜棠明骗姚耿吃下去,而后姚耿上当,吃了黑丸就成了木偶一般,端着火盆去了证物楼,最后才有了物证楼的那一场大火。</p>

整件事这么捋下来就看得清楚了,其实也不复杂,基本上印证了杨谦的猜测:物证楼不是失火,而是有人纵火,目的就是毁掉存放在里面的一些物证、卷宗、口供。</p>

而现在看来,姚耿这人最无辜,不但被烧死,死后还背了一个坏名声,帮杀自己的凶手扛下了烧楼的大罪。</p>

杜棠明则是死有余辜。贪财,连好友都蒙骗,直接将其害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