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当捕头也没那么多花哨(2 / 2)

所以,一名很能干的捕快你可以不在乎,但一名捕头,那就必须要保持基本的礼貌和尊重。万一让人家记恨上了,保不齐那件事坑你一下就能让你哭都哭不出来。

当然,捕房里大多数人都在尽礼数,或者希望混个面熟,毕竟不到二十五岁的捕头在三道城里也是头一个。

但有些人此时根本就笑不出来。

丙字班,下设九名捕快,其中三人有残疾只在捕房里做一些杂务,其余六人从衙口接的案子和结案数是最少的,但悬案和积案数却是最多的。

一个案子别人需要半个月,丙字班平均都在一个半月,是别人的数倍。

简单来说,丙字班就是三道城捕房里最差的一个班役,背地里甚至有人叫丙字班为“混吃等死的地方”。

在杨谦休沐的这几天,丙字班的这九人可以说是如坐针毡心绪不宁。

老捕头郑明本就是靠资历熬上位的老人,能力本身就不高,又面临告老,更是无心管理班役的事务。下面捕快自然就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混日子。

如今换了捕头,还是年纪轻轻并且在捕房里表现亮眼的强人,来了之后用脚后跟都能猜到定不会让下面的人混日子了,甚至极可能做一些人员上的调整。

万一被调整丢掉了捕快身份的话那岂不是哭都没地方哭?光是俸禄就要少至少一半,脸面上更是难看,到时候就算去了衙口也绝对不受待见。

想想都难受。

最最忐忑的还是那三名身有残疾的捕快。他们都是因公负伤留下的残疾,也是捕房的老人手,是郑明硬顶着压力放他们在捕房里养老的。

如今郑明走了,三个“养老”的捕快还能不能像现在这么舒服那就不好说。

在所有人看来最可能被清退去衙口并丢掉捕快身份的人就是他们三个。

杨谦推门进了班役房,看到里面整整齐齐的九人都在。

“诸位,咱们就不用互相介绍了,以前隔壁班都知根知底了。刚好大家都在,我说两件事。

第一件事,暂时丙字班的人员变动只会从甲字班调两人过来,其余的人保持原封不动。所以大家可以不用担心我一来就把所有人换走。

第二件事,给伱们两个月的时间,尽可能的将自己手里的积案重新办结。我会在两个月后根据你们的结案情况再考虑你们的去留。

另外,张浩你们三个身体不便的人可以参与进其他人的案子里去,帮忙侦办或者想办法,最后同样会对你们参与的程度和能力再考虑你们的去留。

丙字班混吃等死的风气必须要改变。你们不改,我就帮你们改,若改不了,那就别怪我杨谦没给过你们机会。”

杨谦这几天也不是没准备。

之前刘福给他提过醒,说既然王海让他改变捕房的风气,那他就照着风气这一茬开始搞。

丙字班的风气就是死气沉沉混吃等死,把丙字班的风气变一下,至少能开个好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