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换血(1)(1 / 2)

日子如粥,很是寡淡。几乎能淡出个鸟来</p>

时间在寡淡之中流逝,盛夏进入了尾巴。</p>

刚迁都到北京的文武百官们,刚刚松了口气,以为北方酷热的盛夏即将过去,但谁知那咬死人不偿命的秋老虎,却刚刚才来。</p>

唰唰唰...</p>

朱允熥穿着小衣,躲在御花园乐志斋的二楼,手中拿着蒲扇不断的扇着自己的咯吱窝....</p>

“这天儿,太热...”</p>

不管怎么扇,始终都觉得身上黏糊糊的。</p>

“万岁爷,您喝口凉茶..”</p>

王振捧着茶盏进来送到朱允熥面前,然后摆手让小太监们,赶紧再添几个冰盆上来。</p>

水缸一样的冰盆被太监们摆在了屋子的中央,边上更有宫女轻摇羽扇,恍惚之间冷气肉眼可见,一时间似乎真的清爽了不少。</p>

“左边...”</p>

朱允熥看着御案上的奏折,对值守的翰林学士李时勉说道,“各地巡抚衙门的奏折,都指挥司的奏折,送到太子处.....让他批阅定夺。还有,右边第二摞,发回南书房给庄亲王.....”</p>

“韩克忠的运河大工折给朕留下....”</p>

说着,又转头对王振道,“对了,冰块给庄亲王那儿再送些,他更怕热!”</p>

“是!”</p>

王振躬身说了一句,然后低声道,“万岁爷,文渊阁大学士右佥御史周是修,周老大人来了....正在侯见房候着...”</p>

“他?”</p>

朱允熥微感意外,“快传!”</p>

周是修两朝老臣,更是朝中翰林清流的领袖人物。</p>

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方孝孺的至交好友。</p>

在原本的历史时空中也是赫赫有名,靖难之战南京城破的时候,这人和杨荣胡俨解缙黄淮等人,相约一道为建文帝殉国。</p>

结果那几人都没去,都呼呼跑朱棣那要官去了。就他自己跟家里人交待一番,上吊殉道。</p>

人,是个好人!</p>

品德好,学问好。</p>

但好人不等于能当好官做好事!</p>

所以这些年尽是些高官厚禄的虚职,直到近两年开始才担任太祖实录的总编撰。</p>

不多时,颤颤巍巍的周是修一步步的爬到楼上。</p>

大热天的老头却穿的一丝不苟,看着都热得慌。</p>

“老臣叩见皇上....”</p>

“赶紧搀扶起来....”</p>

朱允熥忙道,“给周爱卿搬个凳子,上凉茶!”</p>

说着,笑道,“周爱卿见朕何事?”</p>

周是修端端正正的在板凳上坐了,哆嗦着从袖子中掏出一封信来,“老臣....是来跟皇上....说个噩耗...”</p>

朱允熥放下扇子,“谁?”</p>

“希直...”周是修颤声道,“上月十三,因病逝于浙江老家....”</p>

噌!</p>

朱允熥起身大声道,“什么?”</p>

周是修抬头,“皇上,生老病死乃是常事....”说着,又道,“这些年希直一直在各地采风游学,去岁才回到家中.....跟老臣的书信中说,常感身体不适, 恐怕年寿就在近年之内....”</p>

说着,他顿了顿,恢复几分气力,“这是他遗留的手书,让老臣代为转呈皇上!”</p>

“他自己明明可以直接给朕上书,为何要代呈?”</p>

朱允熥快步上前,不解的说着,拿过那封信封。</p>

“希直早已远辞庙堂....”周是修苦笑道,“连官都不想做了,如何还能用官权给您上折子?”说着,又看向朱允熥,“皇上也莫要伤神,希直已是耳顺之年.....”</p>

朱允熥的手有些抖,这是他上次大病之后落下的病根,一着急手就抖而且容易出汗。</p>

早些年他还时不时的从锦衣卫青眼等的口中,探寻方孝孺的消息。</p>

问问他走到哪了?遇到什么事了?写了什么文章了?</p>

他在高丽习惯吗?去东瀛看了没有?不过这些年,已是淡淡的忘了,准确的说忽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