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鸟粪(2 / 2)

皇帝似乎看出来他的心思,轻笑道:

“宦官太监们守着司礼监,可以监控文臣们,不至于让乾坤颠倒。”

“而这群蒙古人,就是军队中的宦官,家奴,他们的身家和吃食都是咱们赐予的,不听话怎么着?”

“我还有意,再建一只千人左右的骑兵,全部由汗帐的人充任,比起受到信任的京营,他们就是一只锋利的匕首,隐而好用。”

自打有科举以来,天下就不曾有过篡位的文臣,只有权臣。

皇帝最脆弱的一环,依旧是武夫。

不同于前明的卫所世袭制,如今的京营、边军,巡防营,都是募兵制,有奶便是娘。

而前明的卫所制,虽然有种种的弊端,但不可否认,这种军官的世袭,有效的禁锢了军队造反的可能。

百户、千户,虽然位卑,但毋庸置疑,一群人在前明时基本是跟从朱元璋造反的元从派。

他们从安徽离开,奔赴天下各地成为世袭军官,富贵连绵下,紧紧掌控着军权。

就算一大批勋贵被屠戮,卫所也从来没有动摇过,他们是老朱的保障和信心。

募兵制下,朱谊汐总是不安的。

汗部军,就是他安排的后手。

“指挥他们,并不需要通过京营使司衙门和兵部,人数精而少,随时听用。”

“整个汗部,不仅可以输出军队,还拥有大量的人才,他们可以去草原上担任百户,千户官,可以了参加科举,那达慕大会,迈入官场。”

“他们是一群特殊的群体。”

“你要记住,不要嫌弃羊膻味,他们比书墨味更值得信任!”

述说了许多,朱谊汐反倒是有些累了,溜了一圈就回来。

过了几日,蒙古草原上的大小贵族们来此觐见皇帝,献上了自己的忠诚。

同时,皇帝也不吝啬赏赐,丝绸、瓷器、金银、骏马,如同雪花一般撒出,乐得这群穷贵族们大为开心,欢呼声不止。

尤其是一群稀罕的海货,玳瑁,鲸油,珍珠等,可谓是丰盛。

太子同样在他们面前亮相,再次树立了威望。

惯例下,皇帝纳了几房草原女子,同时又给太子塞了几个。

京城中还在读书的皇子们,他也没放过,也一一安排了蒙古妾室。

联姻和赏赐,是最粗浅,也是最有效的拉拢方式。

维护草原的长治久安,这是必须策略。

……

一场科举,对于底层的百姓来说,实在是没有太大的关系,可望而不可求。

乡下的童生,都是能与村长抗衡的人,进士及第太远了。

虽然私塾遍地开花,社学也增多不少,但天下读书人还是太少,养一个脱产的读书人也实在太难。

忙活着一日三餐,活着,就已经用尽了农民的全部力气,哪能再奢望科举?

故而,大明的人口在两亿三千万徘徊时,天底下读书人,也就是识得两千字的人,则不过一千万罢了。

接近二十三分之一的数量。

在以前,张铁牛感觉不到科举的炽热,他只觉得种田是人世间最好的事情了。

但,在他儿子出生后,尤其是咬着牙送进社学,受到教书先生,自己表弟的夸赞后,他第一次感受到希望。

这股热情,在他的胸口持续的燃烧,压过了对种田的热情。

一旦儿子有功名在身,他不仅能够老年享福,更是能光宗耀祖。

但,冰冷的现实,让他不由得沉默了。

家中只有十亩旱田,两亩半的盐碱地,即使一天干到晚,每年也只能存在几块钱。

供应儿子开蒙没问题,但进阶举业就难了。

四书五经,纸墨笔砚,良师益友,都是要钱的。

“他爹,怎么不吃了?”

见到家里的顶梁柱放下了筷子,妻子则抱着小儿子,忍不住道。

“吃不下!”张铁牛叹道:“大牛聪慧的很,咱却供不起,这,这……”

“还不如愚笨呢!”

希望在眼前却又被迫放弃,这种感觉太折磨人了。

妻子也想到这些,咬着唇道:“要不去借点?”

“你娘家也穷,借什么?况且借到了也只管一时,读书的日子长着呢!”

夜里,张铁牛辗转反侧。

白天晒着稻子,收拾着田里的稻草,挖着稻根。

这时候,他跑去村里的村里的私塾,问向教书的表弟:

“弟呀,我就是个种田的,你是读书人,有啥法子能多搞点钱不?”

穿着长袍年轻先生,看着表哥短衣草鞋上的泥巴,忍不住退了两步:

“表哥,你无甚手艺,种田的话,紫云英你听过没有?”

“我种了一亩。”张铁牛点点头:

“紫云英后,一亩地能多收一斗半,有用倒是有用,但是不太够用!”

紫云英的确能增产,但架不住也要地来种,毕竟就算是荒地也都是有主的,谁让乱种?

一亩紫云英,产量两三千斤,但要一亩地最少撒三五百斤,这才增产一两斗。

牺牲一亩贫瘠地,增产四五亩地,总产量不过是多少三四斗而已,对于小门小户的百姓来说,有用,但不太多。

只有那些大户人家,荒地多,耕地多,喜欢紫云英来增产,量一上来,就赚的多了。

“那还能如何?”表弟哭笑不得:“再增产,那就只能去多浇粪肥了。”

“乡下粪都不多,买都买不到!”

一桶粪才五文,增产一升就能赚回来,谁都能明白粪的好处,但抢不到。

“等会,我听说在海门县听说过,有人卖鸟粪呢!”

“一担只要二十文,便宜的很。”

张铁牛怀揣着希望,取到了海门县。

果然,在码头处,有人在热闹地卖着鸟粪。

只是与表弟说的不同,一担鸟粪的价格在三十文,买的人很多。

鸟粪块状,大小不一,有的是碎块,有的是如沙,但其却吸引了众人人。

“各位,我这是从海上运来的,大家都知道海上是不容易,价格呢也划算,保证撒下地就能增肥,谁能都买——”

“海上来的?”张铁牛一愣:“海上有那么多的鸟粪吗?”

“嘿嘿,海上都有鸟粪岛呢,就跟石头一样随便捡!”一旁的人突兀地回道。

张铁牛见众人买的快,他也买上了四担鸟粪,迫不及待地赶着骡子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