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探寻(2 / 2)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眼界也是很稀少的。

“将这几人分配到侍卫司。”

朱谊汐心中有了主意。

他要就近的观察一段时间,才会将他们外放到地方去。

这些年来,勋贵们也在不断的变老,第二代虽然渐渐崛起,但第三代军中大将也要开始筹备了。

甚至,朱谊汐准备每五年着重培养一批武将,让他们到边关任职,好好打磨一番。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到了午时,演武堂这才结束了操练,开始用午饭。

作为与翰林院对标的机构,演武堂占地近两百亩,仅仅战马就有百头,一应的火枪、火炮也是有的,只是弹药稀少。

在伙食方面,演武堂的毫不吝啬,几乎每一餐都有肉,而且还是不限量供应,荤素搭配,就是没有酒。

赵良栋三人看到黑板上的烤鸭,清蒸鲈鱼,青菜豆腐,豆芽炒肉,八宝饭这五道菜,忍不住道:

“今天这伙食竟然有三个肉。”

“这不是要分配了,自然得下本。”

王进宝笑道:“好好珍惜吧,日后可没有这样的好日子喽!”

胡国柱很直接,他端起饭碗,直接排队起来:“快吃吧,今天晒了一天了,肚子快饿扁,前心贴后背了。”

赵良栋摇摇头,也排起队来。

三人成团,倒是较好的朋友。

一边享用着午餐,三人一边讨论起来。

“柱子,你想去哪?”

王进宝迫不及待道。

“废话,当然是边军了。”胡国柱随口道:“我年纪大了,比不上你们这些年轻人,只能去边军立功,好能尽快的提拔。”

“我不求什么大功劳,能捞一个男爵就不错。”

“呸,想屁吃。”王进宝忍不住翻起白眼:“你要是被分进了水师,你怕是得学习游泳了。”

“胡说,老子怎么不能去水师?”

胡国柱忙不迭道,满脸写着拒绝。

演武堂的分配,最好的去侍卫司,其次是京城、边军,最差的才是水师。

因为此时的水师与步兵差距并不大,都是讲究着同样的兵法,只需要稍微适应一下,就可以从容指挥了。

但水师将领却很难上岸指挥步兵。

这样也就极大的束缚了水师的前途。

即使水师有清剿海盗的功勋,但为了将来的前途,谁也不想去水师衙门。

所以演武堂人人畏惧水师。

但没办法,水师会不定期举荐人手过来,同时也会缺人,演武堂也会随机派一些人去水师,多的时候十来个,少的时候也有两三个。

毕竟总不可能让水师一直自己玩,安插人手是必要的手段。

“听说了吗?”赵良栋低声道:“最近边军似乎调动频繁,我的几个好友都来信,顺势挪了位置,操练也抓紧了。”

“哪里?”

在演武堂待了多年,三人的警惕性极高,立马就醒悟到了战争的气息。

“察哈尔,绥远——”

赵良栋轻声道:“似乎在北边。”

“应当如是了。”王进宝满口遗憾:“可惜,咱们分配在即,肯定不会让咱们这样的新手去打仗的,希望不大。”

“哎!”胡国柱同样遗憾:“下次赶上这样的战争,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错过了是真的就没了。”

作为军人是没有不喜欢战争的。

尤其是爵位在前面吊着。

就算是那些勋贵子弟,也有不少人想要一门双爵,或者三爵,这是极其荣耀的事。

“难怪那些勋贵们近些时日都急了,以往他们是最淡定的,分配可不是什么大事。”王进宝叹道:

“如今他们恐怕是在焦急能不能分到边军入打仗咯!”

三人相继无言。

背景不同,此时的渴求也就不一样了。

数日后,兵部派遣一侍郎,亲自来演武堂颁布告身,宣布他们的去向。

去往侍卫司的,自然笑逐颜开;去水师则苦着脸,难以接受。

赵良栋三人同样心急。

待过了快一刻钟后,才听到他们的名字。

“胡国柱,侍卫司,三等侍卫。”

“马进宝……”

“赵良栋……”

三人都是侍卫司,同样的三等侍卫,再让他们惊讶莫名。

同样,演武堂也是惊奇万分。

要知道每年分配去往侍卫司的,一般只有五十人,这些人基本上都被勋贵、精英瓜分,而这三人却无背景势力能入选,着实太奇怪。

不知不觉,时间悄悄地来到了十月。

几乘马拉雪橇疾驰而过,在河面并无半点停留,一直到岸边,方始勒住马匹,雪橇上一个男子迈步下来,摘下风貌,露出史鼐的面庞:

“钱兄,张兄、李兄,程兄,下来走几步吧?”

他身着貂皮,但内里却有一副内甲,将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只留下一双大眼睛。

随后,几个雪橇停下,几个将领站在河面上。

在他们身边,一只由雪橇组成的军队,正在缓缓的驰行,速度可谓是缓慢。

而在河边的路上,则是许多骑马的步兵,他们踏着雪,速度更慢了。

“眼前就是色愣河和希洛克河相聚的地方,再往前不久就是所谓的贝加尔湖了。”

史鼐掏出地图,嘴里呼着热气,轻声说道。

“应该是的。”四十岁的钱明则眯着眼睛道:“按照常理来说,咱们应该还要走三天左右,才能抵达贝加尔湖。”

“不过咱们距离所谓的奉京府,至少还有近千里。”

几人喘着气,述说这进途。

“这里位置刚刚好,设置营地,接应后面的大军。”

史鼐对着钱明道:“那么这里就交给你了,钱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