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穿过山区(2 / 2)

但他总得找点便宜,眼珠1转,开始编排了起来:“有这么档子事,有1回下了大雪,我支授前线回来,看到雪地里有花瓣脚印,脚印踏的很深,想必是只体笨膘肥的免子。我顺着脚印,走来走去,走到1堆乱石跟前,果然有只肉厚膘肥的大兔子。它正自言自语说:‘冬天下大雪,冰封河,石头都冻裂唠,不好,不好’我猛1躁脚喊‘呔!你发牢骚呀!’吓得它跳起来。”</p>

“兔子还能说话,胡造谣言,可你到底逮住它了没有?”憨厚的膘子,被故事吸引住了,他担心那只兔子的命运。</p>

“山猴子还能放走窝里的笨兔子。哈哈······”张小山讨了同伴的便宜,笑的格格响。</p>

尤林见他们谈的这种开朗乐观劲儿,也是有所感触了。他说:“从你们的谈话里,说明1条真理!那就是工作苦不营环境好不好,主要决定于人的思想感情。比方说,1个好的同志,他对人生对革命是乐观的,那么困难痛苦,在他面前,就失掉原有的力量。自然界对于他1年4季都是长春的。反过来那些心地卑微胸怀狭促的人,他们整天愁眉苦脸,月亮升落要感伤,花谢花开要发愁,鸟鸦迎头叫1声,都认为不吉利。这是庸俗的没落阶级的感情,在我们革命同志的思想感情里,不应该有它的位置。”</p>

鲁队长对这番话很加称赞,注视着他的队员说:“尤清说的很对,节令里有严寒苦热、眷夏秋冬,咱们的思想里,不应有大暑大寒,应该永久是春天,永久是精明佳节。”</p>

经过几次往高处上爬,韩燕来感到与平原比起来,至少有十个奎星阁高了,看到眼前更加高耸的山峰,真要登上对面的峰顶,1定能够用手摸着云彩。</p>

这时前面道路,陡然直下,引向1条宽敞的峡谷,峡谷的河川,1段是黄土细沙,1段是鹅卵石块,这样走了十5里,到了5虎岭。</p>

5虎岭虽说没有跳山气魄大,也是2百5十户的村庄,在山区说来也算繁荣重要的乡镇,驻了很多的县区机关和武装部队。</p>

鲁队长领头进村时,看见很多人集在村庄高头,正在紧张地挖地道。</p>

十多个浇园的3角架,分布在高山坡上,下洞的人手握并绳,坐在柳罐里,坠到5丈以下的洞底掏土。</p>

每掏筐碎石沙土,即摇动手铃,上面听到铃声,把轱辘拧转几十个圈才能系上来。</p>

山区挖地道,比平原又艰巨多少倍。从这村打通那村,需要消耗成年累月的时间,要支付巨大的劳动力。可是,英雄的边区,英雄的边区人民,为了生存,为了战胜日本鬼子,不论支付多大的代价和牺性,他们是从不皱眉的。</p>

5虎岭迎街有座大庙,庙前广场上,有不少人搭彩棚。他们发现鲁队长和他们所带的马灯,欢呼着围上来。</p>

尤林碰了韩燕来的肩膀1下,两人躲在背静地方,鲁队长知道他们作内线工作的要回避人,便叫张小山给找了1间靠村边的房子,领他们先去休息。</p>

韩燕来紧张了两天1夜,又经过爬山,早累坏了,放下脑袋,马上就响起了鼾声。</p>

尤林按着打游击的习惯,到宿营地照例不能入睡,他向房东借来茅柴,烧了半锅开水,自己洗罢手脚,本想销下睡觉,担心燕来不洗脚明天不能行军,便用力把他推醒。</p>

韩燕来迷迷证征地坐起来,尤林问他睡的可香甜,他点了点头。又问他可曾打泡,他摇了摇脑袋,尤林叫他检查检查看,他低头1看,两只鞋子都已经成了眼镜,每只1个大窟窿,拔掉袜子,脚掌上露出鼓蓬蓬的大白泡。</p>

尤林嘱咐他说:“今后走山路不要蹦蹦跳跳的啦。”</p>

韩燕来说.:要是登3轮,让它装满了载,我1口气走·······嘿,这个道·······”他感到文不对题,没有说下去,1瘸1拐地到门外去找毛房。</p>

尤林看到他呲牙裂嘴的,很心疼他。</p>

韩燕来虽然比他只大67岁,但对他们兄妹,多会儿也有长辈疼爱子女的心情,而且这种心情随着共同生活,越来越加浓厚。</p>

韩燕来从厕所回来的时候,尤林已经给他舀了1盆热水,从炕席上折1根席楣,叫他洗完脚把泡挑开,然后又跟房东借了针线,撕掉1条衣襟布,折成补村,垫上硬纸,动手给他补鞋底。</p>

粗针大线很快补好两只鞋。</p>

韩燕来穿上试了试,挺合脚,他也高兴,也有些惭愧,说:“在家里这些事,都是小燕儿替我做,想不到尤叔叔党这么能耐。”</p>

尤林说:“艺不压身嘛,这也没什么不得了,你随便找个战士问问,没有不会缝缝补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