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三千年的相遇(2 / 2)

雾都道士 少年S 2655 字 1个月前

&lt;div class=&quot;contentadv&quot;&gt; 这样的巨兽,只跟恐怖惊悚这样的词汇搭边。”</p>

马小玉笑笑,“那也许这是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情愫呢?”</p>

“完全有这个可能。”</p>

刘半仙又拿起罗盘,对着四周转来转去,那罗盘的指针也跟着转来转去,终于在转了几圈后,指针指向其中一个方向。</p>

“有古怪啊?”尹秀问道。</p>

“很大的古怪,大的不得了啊。”</p>

刘半仙神色凝重,“那里似乎有一样很不祥的东西存在着,但是具体是什么,我们得走近了才知道。”</p>

“正合我意啊。”</p>

尹秀擦擦手,“要是来到这种地方,却哪里都不去,只是看着,未免又太过无趣了。”</p>

“但这样的好奇心,有可能要了我们的命。”刘半仙说道。</p>

“可是我们眼下也没得选,不是吗?”</p>

马小玉已从外套里取出法尺,将它伸展开来。</p>

尹秀也将嘲风剑横在身前,往前走出几步,和马小玉一左一后,互相掩护着走向刘半仙手指所指向的那片密林。</p>

刘半仙则是在二人身后,将手搭在尹秀的肩膀上,看起来像是从背后支援他,但实际上看着更像是将他当做盾牌。</p>

三人亦步亦趋往那林子走去,只走了一半便听见某种细细碎碎的声响,急促而又神秘。</p>

尹秀用余光向刘半仙探去,询问他有无不妥。</p>

然而刘半仙只是紧张地努了努下巴,示意他们继续往前。</p>

于是尹秀又和马小玉交换眼神,让对方更加谨慎一些后,尹秀向前,率先便要去探寻那林子。</p>

就在这时,声响加剧,一个碗大的黑影掠出,直扑向尹秀面门。</p>

尹秀立即伸手抓住,那黑影便立即在尹秀手里老实下来,不再动弹。</p>

尹秀将手心里的东西凑到眼前一看,却发现那只是一只瞪大着眼睛,十分惊恐的雀儿而已。</p>

虚惊一场。</p>

尹秀将手里的雀儿松开,那鸟儿恍恍惚惚,然后才想起逃命,扑闪着翅膀飞走,消失在夜空之中。</p>

然后三人继续注视着眼前的林子。</p>

深吸一口气,尹秀向前,用手里的嘲风剑往前探出,只是伸出去半截,便听到了一声清脆的金属声响。</p>

三人不由地面面相觑。</p>

尹秀并不急着收回剑刃,而是转动手腕,用那剑刃在碰到的物体上比划着。</p>

然后他们便听见一阵金属的震颤声,并不刺耳,反而叫人有种耳朵和骨子里都与之共鸣的触动。</p>

尹秀当即将嘲风剑抖出几个剑花,挡在他们与那物体前面的树枝当即粉碎,落到一边。</p>

这一下,众人终于看见了那东西的原貌——一个比马车更大的青铜钟。</p>

这个青铜钟表面长满锈迹,与那些青苔,杂草藤蔓混合在一起,分不出原本的色彩。</p>

尹秀刚才所接触的部位,恰巧就是在那些藤蔓之间,因此可以发出那样清晰的声响。</p>

如果是划到了那些杂物上,叫任何人来都只会觉得是遇上了一堆石头,一个土堆而已。</p>

马小玉点亮符纸,将火光凑近那青铜钟,然而表面的覆盖物确实过多,只能看出大概的形状,看不清细节。</p>

“这可怎么办啊?要不找个放大镜?”刘半仙说道。</p>

“放大镜?我看显微镜还差不多。”</p>

尹秀手心里燃起了火焰,显然是催动了真阳命火。</p>

“等等,这可是宝物啊!”</p>

刘半仙还未喊完,尹秀便已将手覆盖在青铜钟上,火舌立即蔓延开去,将那青铜钟表面完全覆盖起来。</p>

“真金不怕火炼嘛,怕什么?”</p>

随着噼里啪啦的声响和连串的焦味,在火焰的灼烧下,覆盖在青铜钟上的那些杂物开始被焚作灰烬,逐渐脱落。</p>

青铜钟露出了原本的面貌,繁复的花纹,历经三千年光阴看起来依旧考究的手艺,栩栩如生的鸟兽,每一样都叫近在咫尺观察的尹秀三人受到震撼。</p>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刘半仙喃喃道。</p>

这不是铜钟上篆刻的铭文的意思,事实上刘半仙也看不懂。</p>

然而不止是他,就连尹秀和马小玉此刻脑海里也只剩下这样的想法而已。</p>

在古早的先王时代,人王所统治的朝野里,也许有许多只这样的青铜钟,被按某种顺序编成一排又一排,每一个铜钟前都有专人伺候,或是一个,或是两个三个。</p>

必定有一个乐手举着碗口粗的棒槌,按照乐谱或者某种指令,在特定的时刻敲击青铜钟。</p>

一口钟震鸣,紧接着是许多口钟震鸣,和谐,恢弘的共鸣震撼着每个人的身心,叫那些端坐于宫殿之上的贵族,持着刀戈和长戟的士兵,跪在底下的平民和奴隶一起被震撼着,发出愉悦的颤鸣。</p>

等等,奴隶?</p>

“我知道为什么我会感应到它的不详了。”</p>

刘半仙将放在青铜钟上的手依依不舍地收回,给出自己的结论。</p>

“这口钟,应该是在祭祀的时候才会被敲响的,或者说它就是号召祭祀的一个信号。”</p>

“你又是怎么知道的?”</p>

“靠某种直觉和灵感。”</p>

“所谓的祭祀,是什么?”</p>

“那些奴隶,那些奴隶就是祭品。”</p>

刘半仙认真道:“或者是为了献祭给神灵,求雨,去病,或者是为了庆祝王的凯旋,生日,出生。</p>

或者仅仅只是因为龟甲上出现了某种不详的预兆,商把这些奴隶集中到一块,将他们杀掉,用这些人的血液和灵魂来进行献祭。</p>

而这些因为战败或者惩罚而成为奴隶的人,就是这祭祀所需要的祭品。</p>

有的时候可能是一个或者几个,然而在某些盛大的祭祀里,便不是以【个】来计算这些奴隶的数量了,而是一队或者一坑。”</p>

刘半仙语气并没有什么变化,没有特意渲染气氛,也并不因为这些奴隶的遭遇而叫自己的心情产生什么变化。</p>

毕竟这是三千年前的事情了,即便有什么共鸣,在这广阔的时间长河里也被削减了不少。</p>

然而即便他这样平淡,三人的肩头和脊背上还是笼罩了一层冷意。</p>

“那么,那大红蛇取这里做巢穴,是因为这里的血腥味吸引了它吗?”</p>

马小玉抽动鼻子,那隔着几千年岁月的气味似乎还未消散。</p>

“不,我觉得,那大红蛇就是在此被祭祀的神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