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一份方案,一年光阴(2 / 2)

“玄学院,就是不会说话的明信片,它代表着玄学,代表着新世纪。

<div class="contentadv"> 阴阳图只是玄学理念的一个基础,除此之外,山,医,命,相,卜这五大类基础玄学的元素都要设立其中,甚至是分别设立学院。

除此之外,其他的小门小派也要有所涉猎。

傀儡,降头,御灵等等作为玄学起源的巫术也不能忽视。

阴阳之道,在于平衡,术无好坏之分,有分别的只有用术的人。

目前这份图纸太过单一,还需要再详细斟酌一下。”

图纸被赵启驳回了,但陈文斌却是从赵启的这番话中听出了新的思路。

他认真的点了点头,随后便返回了会议室,作废了这第一版图纸,带着院士们继续展开了讨论。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也是历史的见证。”

陈文斌在会议中这样说道:

“玄学院的设计,不仅仅要体现明朝的风格,也要融入更多的玄学与现代元素。

毕竟我们身处一个科技时代,现代的建筑设计需要与时代相呼应。”

“那么,我们就应该将这个建筑打造成一个独特的艺术品。”

一个院士建议道:

“一个融合了古代和现代元素的建筑,也许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参观和学习。”

“对,我们可以考虑将现代的科技元素融入到明朝风格的建筑中。

比如,使用智能化的设备来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或者使用环保材料来打造绿色校园。”另一个院士补充道。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大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设计思路。他们决定将明朝风格和现代元素相互融合,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玄学院建筑。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开始更加细致地规划和设计。他们参考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现代技术,经过无数次的修改和完善,最终呈现出了一个既保留明朝风格又充满现代感的建筑方案。

这个建筑不仅有阴阳图元素的体现,还融入了山、医、命、相、卜等五大类基础玄学元素。同时,对于其他小门小派的涉猎也是独具匠心。

几大院校将所有的玄学分支都囊括在其中,整个图纸布局明显要更加完善。

但这个过程,又花费了院士们几个月的时间。

随着图纸的逐渐成型,院士们也开始变得越来越紧张和担忧。

他们生怕这图纸再次被赵启驳回,这样一来,他们讨论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就彻底浪费了。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陈文斌特地找来了陈雪和队员们,让他们先看一看提提意见,最终再去交给赵启定夺。

队员们一看不要紧,纷纷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王无尘面色凝重地说道:

“我理解大家是为了完善各个院校的体系,最终指定了这份图纸。但大家不要忘了,玄学院本身就是玄学的结晶。

这建筑主体在风水上就是一片混乱,八卦五行都无对应,这恐怕难合天地。”

张灵渊的一番话也说到了点子上:“没错,不藏风不纳水,就无有风水!”

李怅然单手拿着图纸转了几圈,随后耸了耸肩:

“我觉得这有些太严肃了,修行本身就是一种心境的变化,这一点也应该有所体现。每个人的道是不同的,千篇一律,可不符合道的意义。”

队员们的发言让院士们感到有些惊讶,他们意识到这份图纸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陈文斌也意识到,他们需要更多的意见和建议来完善这份图纸。

于是他决定组织一次大型的讨论会,邀请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前来参加,共同商讨如何制定更加完善的方案。

得到消息的都是有社科院专门钻研民俗,周易等文化的专家,以及一众精通建筑风水的建筑学家。

在这次讨论会上,与会者们纷纷就玄学院的设计方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其中,一个专家提出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设计理念,他建议将玄学院打造成一个“会呼吸的建筑”,使其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体现自然和人类的和谐共生。

这个理念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大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设计思路:

将现代建筑科技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打造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玄学院建筑。

为了实现这个理念,院士们开始研究如何将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

他们参考了大量的自然建筑案例,并亲自前往实地考察和学习。

经过无数次的修改和完善,最终呈现出了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玄学院建筑方案。

这个建筑方案中,采用了大量的绿色建筑材料,如竹木、石头等,使其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

同时,建筑的设计也充分考虑了自然通风和采光,使得建筑物能够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

此外,建筑中还融入了周易文化的元素,将其与阴阳图元素相互结合,打造出一个更加具有玄学特色的建筑。

最终,第二版图纸,在距离第一版图纸被驳回一年之后,终于成型。

从图纸上来看,这是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学府,坐落在一片广袤的山谷之中,此谷名为十二气谷。

学院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古典与现代元素,使人一眼便能感受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进入学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宽阔的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高大的雕塑,那是学院的创始人,赵启。

雕塑的底座上刻着他的名言:“修行为心,知识为骨,二者相辅相成。”

这句话是玄学院的精神所在,也是每一个在这里学习的学子的信条。

绕过广场,来到学院的主体建筑——主楼。

主楼高三层,每层都有数十个教室。

每个教室都配备了最先进的设备,从古老的书籍到最新的电子资料,从精致的模型到真实的植物园,应有尽有。

在这里,学子们可以接触到最全面的知识,无论是神秘的玄学,还是实用的武技,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主楼的后面,是一个宽阔的操场。

学子们在这里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磨炼意志。

操场的另一侧,是一个大型的图书馆,那里是学子们课余时间最喜欢去的地方。

图书馆藏书丰富,从古老的典籍到最新的学术著作,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所有人都对这份图纸感到非常满意,陈文斌充满信心地将这份图纸呈现在赵启的面前。

赵启并没有立即说话,而是沉浸在图纸的世界中,凝视着这份图纸将近十分钟的时间。

在这十分钟里,陈文斌的心情可谓是如坐针毡,他紧张而焦虑地等待着赵启的反应,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整个办公室陷入了极度的安静之中,只有时钟的滴答声在空气中回荡。

赵启的沉默让陈文斌的内心开始忐忑不安,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做得不够好,甚至开始怀疑这份图纸是否符合赵启的要求。

他的心情变得越来越沉重,仿佛有一座大山压在他的心头。

然而,就在他即将失去耐心的时候,赵启终于开口说话了:

“看来,这个任务,还是有些太为难你们了。

通知一下,五分钟之后开会,我让你们亲眼看看,我希望建成的玄学院,是什么样子吧……”

一语落定,陈文斌错愕的看着赵启。

他不明白,一个本不存在的玄学院,如何能够亲眼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