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大规模基建“战役”!(2 / 2)

……

在会议结束后不久,雾山郡城建办便在官网上发布了一则公告。

<div class="contentadv"> 当这条公告出现在网上不久之后,迅速引起了轩然大波。

要知道,现在整个雾山郡都面临停工,在天灾大旱的情况下,人心本来就浮躁,因此这条公告所引发的舆论超过了往常任何一则官方消息。

“啥?现在全郡都停工了,居然还要在南山修建宝塔!”

“不赶紧想想怎么解决这干旱天灾,反而去建设那些没意义的东西,有什么用!”

“外面平均温度都是四十度以上,在这种时候让工人们于山顶施工,而且还是雾山郡下属十八个主城联合施工,这到底是要闹哪样?”

民众们压抑着的情绪好像是找到了突破口似的,公告下方的留言区里纷纷刷起各样评论。

放眼望去,几乎尽是斥责和不满,在这种大环境下,民众会有如此情绪,倒也能够理解。

但城建办并没有因此而停工,反而正在城建办会议室内召开由雾山郡十八个下属城领导组成的会议。

为了确保会议的有效性,雾山郡郡守亲自坐镇会议室,而胡教授则作为此次项目的总建筑师,也参与在会议中。

十八位领导面面相觑,他们得到的消息是要调动各个城市的官方施工队,以及大型民资施工队,全部要在一天的时间内调来雾山郡南山施工地,参与为期两个月的施工计划。

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儿,十八个城市所有官方施工队人数加起来就已经是万人了。

再加上大型民资施工队,这种规模的建设,雾山郡已经有十多年不曾见过了。

在会议的最后,雾山郡郡守下达了死命令,压力自然就给到了各位城区的负责人。

他们纷纷在散会之后马不停蹄地赶回各自城区,并紧急开始了大范围的调动。

大旱天灾的环境下,官方施工队倒还好说,但民资施工队可就不容易说动了。

没办法,各地城区只能以重金许诺,谁都不希望在自己这里掉了链子。

各方行事速度之快,使得公告发出后仅仅两个小时,浩浩荡荡的施工队便从各个城区朝着南山出发了。

现在各个城区都宛若空城一般,民众躲在家里,使得街上空无一人。

因此当规模庞大的施工队穿梭城市而过的时候,民众们纷纷好奇的站在窗边朝着外面看去。

“建造宝塔都这么紧急,现在这玩意儿到底有什么用?”

“太可怜了,这些工人要在高温下施工,出危险了怎么办?”

“不知道这些领导们都是怎么想的,建别的建筑也就算了,在山上建个塔还至于这么大动干戈?”

这些民众们自然不知建造宝塔的意义何在。

这座七层八角玲珑塔内,塔顶坐落金钟,塔底立河神之位。

该建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将是人类应对妖魔入侵事件的一次重大转折点。

赵启也一直在关注着这些评论,但他和所有参与在此项目中的部门一样,并没有给予任何回应。

纵然要暂时背负着误会,但有些事情总需要有人去做。

当天下午,南山山脚下,几百辆运送车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将山脚下的道路停得满满当当。

几万名施工人员在城建办负责人的带领下,纷纷深入南山之中。

道路管理局的施工队率先开工,他们要在这里建立一条从山脚通往山顶的运输道路。

但修建这条道路,上面只给了七天的时间。

好在十八个主城区的道路管理局官方施工队,也参与在其中,就连当地兵部的工兵司都被国秘处的一纸调令调动了。

有了直升机作为运输,施工进度总算有条不紊的开始朝前推进了。

在这个过程中,赵启、胡文和所有工人一样,在炎炎烈日之下冒着高温,确保着施工进度与最终图纸方案一致。

在这高温下,仅仅是站上一分钟都会有强烈的不适感,更别说还要在这个途中进行高强度的体力和工作。

保险起见,赵启下令,将所有的工人分成两批。

在始终确保工程推进的同时,也能最大化的保证每一位施工人员的安全。

几辆卡车停在山脚,成吨的水被运送了过来。

从各个工厂借调来的大型风扇,也在尽可能的为每一位施工人员起到降温作用。

当夜幕降临,施工区域的灯光亮起时,将这一带照的亮度白昼。

也自今日开始,这些灯光夜夜彻亮,直至天明。

白天的高温让人难以忍受,因此到了晚上,温度终于有所下降的时候,各个部门便精诚合作的开始大力推动工程进展。

铺设沥青时温度更高,一些体质较弱的工人甚至会因此而晕厥。

但当地所有官方部门几乎都已经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施工区域随时有救护车等待,以便提供最及时的救援。

而在这段时间内,雾山郡地质局也已经完成了对山顶土质的分析,确定了建立宝塔的土壤质量达标。

虽然目前大型施工材料还无法运送上来,但已经能够开始垒地基,并搭建外围脚手架了。

各方启动,整个雾山郡十八个主城区都参与在南山计划之中。

这白虎抬头之地,也是第一次迎来了这么多的人。

两个月的时间,对所有人而言都非常紧迫,因此自施工开始之后,此地便日夜有人推进,工程从未停歇。

按照工程规划,白天的时候所有工人们大多都在做一些较为轻巧的工作,到了晚上再去进行重工程的推进。

施工期间,各城区的领导纷纷坚守在一线,毕竟赵启都不曾离开,他们哪能安心的坐在办公室的吹空调。

当现场温度实在是太高的时候,相关部门便会采用人工降雨的方式。

几十台洒水车,一直在周边增加湿度,尽管在旱灾的大环境下,这种方式的作用微乎其微,但也聊胜于无。

两月之期,一场发生在雾山郡的“战役”,在十八个主城区的密切配合下,就此打响!